低静压型和高静压型风机盘管的核心区别在于送风能力、适用场景、结构设计及运行特性,两者在静压值、风管适配、噪音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,选型时需结合空间需求和安装条件匹配。以下从关键维度详细对比:
静压是风机盘管克服风管阻力、推动气流流动的能力,单位为帕斯卡(Pa),是区分两者的核心指标:
低静压型风机盘管:静压值通常≤15Pa(部分品牌定义为≤20Pa),属于 “自然送风” 或 “短距离送风” 类型,主要依靠风机自身风压直接通过风口送风,无需或仅需极短风管(≤1 米)。
高静压型风机盘管:静压值≥30Pa(常见 30-80Pa,部分工业型号可达 100Pa 以上),属于 “强制送风” 类型,能克服较长风管、弯头、风阀等阻力,实现长距离或复杂路径送风(风管长度可延伸至 3-8 米)。
注:部分品牌会划分 “中静压型”(20-30Pa),但行业通常以 30Pa 为界限,低静压与高静压的区分更明确。
二、适用场景与功能差异
1. 空间大小与送风范围
类型
适用空间特点
典型场景示例
风管适配长度
低静压型 小空间、无风管或短风管送风 住宅卧室、书房、小型办公室 0-1 米(直接风口)
高静压型 大空间、需分区送风或长距离送风 大客厅、会议室、商场、狭长型办公室 3-8 米(带风管 / 弯头)
低静压型:适合 10-25㎡的独立小空间,风口直接外露或接极短风管,气流覆盖范围有限(通常风口下方 3-5 米),适合局部区域制冷 / 制热。
高静压型:适合 20㎡以上的大开间或多区域连通空间(如客餐厅一体化、开放式办公室),可通过风管将风口布置在不同区域(如客厅沙发区、餐厅餐桌区),实现均匀送风。
2. 安装与风管设计要求
低静压型:无需复杂风管设计,风口可直接安装在设备下方或侧面,安装灵活,适合吊顶空间狭小的场景(如住宅超薄吊顶),对安装精度要求较低。
高静压型:需配合风管、静压箱、风阀等配件设计,风管走向需避免过多弯头(每 90° 弯头会增加 10-15Pa 阻力),安装时需计算风管阻力与设备静压匹配,否则易导致风量衰减、噪音增大。
三、性能与运行特性差异
1. 噪音水平
低静压型:风机转速低,风轮设计更注重静音,运行噪音通常为 30-35dB(A 计权),适合卧室、书房等对噪音敏感的区域(相当于轻声说话的音量)。
高静压型:为实现高风压,风机转速更高,风轮风压更大,运行噪音普遍为 38-45dB(A 计权),部分型号甚至更高,需通过静压箱、消音棉等措施降噪,更适合客厅、商场等公共区域。
2. 能耗与能效
低静压型:风机功率小(通常 15-40W),能耗低,能效比(COP)较高,适合长时间运行的小空间。
高静压型:风机功率大(通常 40-100W),能耗相对较高,且风管阻力会进一步增加能耗,但若能通过合理风管设计覆盖更大区域,可减少设备数量,整体能耗未必更高。
3. 换热效率与风量
低静压型:风量较小(通常 400-800m³/h),但气流直接送达区域,换热效率集中,适合小空间快速控温。
高静压型:风量更大(通常 800-1500m³/h),通过风管扩散后气流更均匀,换热面积覆盖更广,适合大空间温度平衡,但需注意风管保温避免冷量损失。
四、选型原则:按需匹配,避免 “大材小用” 或 “小材大用”
住宅场景优先低静压型:
卧室、书房等小空间(≤20㎡),低静压型噪音低、吊顶适配性强(超薄型号厚度≤22cm),无需风管即可满足局部送风。
客餐厅若面积≤30㎡且无分区需求,低静压型足够;若面积>30㎡或需分区域送风(如客厅 + 餐厅),可选择中高静压型(30-50Pa)配合短风管。
商用 / 大开间场景选高静压型:
会议室、办公室(面积>40㎡)、商场等,需通过风管将风口布置在不同区域,高静压型(50-80Pa)可克服风管阻力,各风口风量均匀。
避免误区:
不盲目追求高静压:住宅小空间用高静压型会导致噪音大、能耗高,且多余风压可能造成风口 “啸叫”。
低静压型不适合长风管:若风管长度>2 米,低静压型风量会严重衰减,导致制冷 / 制热效果不足。
总结
对比维度
低静压型风机盘管 高静压型风机盘管
静压值 ≤15Pa ≥30Pa(常见 30-80Pa)
适用空间 小空间(≤20㎡)、无风管需求 大开间(>40㎡)、需长风管送风
噪音水平 低(30-35dB) 较高(38-45dB)
风管适配 无风管或≤1 米短风管 3-8 米长风管(需配静压箱 / 风阀)
典型场景 住宅卧室、书房、小型办公室 会议室、商场、大户型客餐厅分区
选型核心:根据空间大小、送风距离、噪音需求匹配静压值, “风压足够、噪音可控、能耗合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