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空调的日常简易维护主要由用户自行操作,核心目标是保持设备清洁、避免基础故障,并延长高效运行时间。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,适用于家庭或小型办公场景的氟系统多联机、风管机等常见类型:
作用:滤网是阻挡灰尘、毛发、絮状物的道防线,长期不清洁会导致风量减小、效率下降,甚至滋生细菌。
步骤:
先关闭空调电源(安全)。
找到室内机回风口面板(通常在顶部或侧面,部分是磁吸式或卡扣式),轻轻拆卸(若有螺丝需用十字螺丝刀拧开)。
取出滤网(一般为网状结构,部分是可水洗的无纺布材质)。
用清水冲洗滤网(水温不宜过高,避免变形),若灰尘较多可加少量中性洗涤剂(如洗洁精)轻轻揉搓,顽固污渍可用软毛刷轻刷。
冲洗干净后放在阴凉处晾干(禁止暴晒,防止滤网材质老化),完全干燥后再装回原位。
装回面板时卡扣扣紧,避免运行时产生异响。
注意:若家中有宠物、过敏体质人群或处于多尘环境,建议缩短至每 2 周清洁 1 次。
2. 出风口与面板清洁(每月 1 次)
作用:防止出风口积灰被吹入室内,影响空气质量。
步骤:
断电后,用干抹布擦拭出风口格栅(百叶或条形格栅),缝隙处可用棉签或软毛刷清理。
用微湿的抹布擦拭室内机外壳面板,避免水分渗入机身内部(尤其注意显示屏、按键等电子部件)。
若出风口有异味,可在擦拭时蘸少量稀释的白醋(天然杀菌),晾干后异味会减轻。
3. 冷凝水排水口检查(每 1-2 个月 1 次)
作用:避免排水口堵塞导致室内机漏水,损坏墙面或家具。
步骤:
观察室内机底部是否有渗水痕迹,若有则可能排水口堵塞。
找到排水口(通常在室内机侧面下方,连接一根排水管),用细铁丝或专用通管器轻轻疏通(动作轻柔,避免戳破管道)。
疏通后可倒入少量清水,观察排水是否顺畅,若水流量小或积水,需联系专业人员进一步检查管道是否弯折或堵塞。
二、室外机:环境清理与基础观察(每 1-2 个月 1 次)
1. 外机周围环境清理
作用:外机散热良好,避免因散热不良导致压缩机过载、能耗升高或停机保护。
步骤:
清除外机周围的落叶、树枝、塑料袋、杂草等杂物,外机前后左右至少留出 50cm 以上的空间(尤其顶部和侧面散热格栅)。
若外机安装在阳台或平台,避免堆放杂物遮挡出风口(外机风扇通常在侧面或背面,吹出热风需通畅排出)。
2. 外机表面与散热片清洁
作用:减少灰尘附着影响散热效率(尤其多尘、临街环境)。
步骤:
断电后,用高压水枪(调至扇形模式,避免直射)或水管冲洗外机表面和散热片(散热片是密集的金属片,需顺着缝隙冲洗)。
若散热片上有顽固油污(如靠近厨房外机),可先喷少量空调外机专用清洗剂(需提前阅读说明书,避免腐蚀部件),静置 10 分钟后再冲洗。
冲洗后等待外机完全干燥再通电运行,避免短路。
3. 运行状态观察
作用:及时发现异常,避免小故障扩大。
操作:
开机运行时,站在室外机旁听运行声音,正常应为平稳的 “嗡嗡” 声,无尖锐噪音、金属摩擦声或频繁启停声。
触摸外机侧面,运行一段时间后应均匀发热(夏季制冷时外机放热,冬季制热时外机吸热,可能结霜属正常现象,化霜后恢复)。
三、长期停用前的维护(换季停用前必做)
目的:防止霉菌滋生和部件老化,下次使用更安全。
步骤:
关闭空调前,将模式调至 “送风” 模式,运行 30 分钟,让室内机蒸发器干燥(避免潮湿环境滋生霉菌产生异味)。
彻底清洁滤网并晾干,装回后关闭电源,拔掉插头(长期不用可断电,节省待机能耗)。
用防尘罩罩住室内机和室外机(尤其室外机,避免落叶、灰尘堆积),但需外机罩留有通风口,防止内部受潮。
四、注意事项
安全:所有操作必须在断电后进行,避免触电;外机安装在高空时,禁止自行攀爬清洁,可请专业人员或使用长杆工具远距离清理。
避免过度清洁:室内机内部(如蒸发器、风机)非专业人员不要拆卸,以免损坏部件;滤网不可用热水烫或用力揉搓,防止变形破损。
异常及时报修:若清洁后仍有异味、噪音、制冷制热效果差等问题,不要自行拆解,需联系品牌售后或专业维修人员检修(如蒸发器脏堵、冷媒泄漏等需专业处理)。
通过以上日常维护,可有效减少 80% 以上的基础故障(如滤网堵塞、散热不良、漏水等),同时保持空调能效,降低长期使用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