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明确人员负荷的核心逻辑:“活动状态决定负荷标准”
住宅卧室的人员负荷,本质是计算居住者在卧室活动时(如睡眠、静坐、轻度活动)散发的热量与湿量,其中热量负荷直接影响风机盘管选型(冷 / 热负荷),是计算重点。核心逻辑是:不同活动强度下,人体产热不同,需先确定卧室人员的 “典型活动状态”,再匹配对应的单位负荷标准。
二、关键参数确定:2 个核心数据要选准
计算前需明确 2 个关键参数,这两个参数在实例一中已有应用,此处进一步细化选择依据:
1. 确定 “人员活动状态”(决定单位负荷 q 值)
住宅卧室的主要活动场景为睡眠和静坐(如睡前看书、玩手机),两者对应的单位负荷差异较小,可统一按 “静坐 - 轻度活动” 标准取值(睡眠时产热略低,静坐时略高,取中间值可兼顾两种场景):
夏季冷负荷:单位人员冷负荷 q=100-150W / 人(实例一中取 120W / 人,为中间值,适配多数家庭);
冬季热负荷:单位人员热负荷 q=60-80W / 人(冬季卧室以保暖为主,人体产热可辅助供暖,负荷标准低于夏季)。
注意:若卧室有特殊场景(如多人同时活动、儿童玩耍),需按 “轻度活动” 提高标准(如 q=150-180W / 人),但常规住宅卧室无需额外提高。
2. 确定 “实际使用人数”(n 值)
需按日常常住人数计算,而非卧室大容纳人数(如 15㎡卧室多可住 3 人,但日常仅 2 人居住,按 2 人计算),避免负荷虚高。
单人卧室:n=1 人(固定值,除非偶尔有访客,可预留 10% 余量);
双人卧室:n=2 人(常规家庭夫妻或亲子居住,实例一中按 2 人计算);
儿童房:若 1 名儿童居住,n=1 人(儿童单位负荷按成人的 70%-80% 计算,如 q=80-120W / 人)。
三、计算公式与应用:1 个公式 + 实例验证
1. 通用计算公式
住宅卧室人员负荷(冷 / 热负荷)均采用 “人数 × 单位负荷” 的简单公式,无需复杂修正(卧室空间小,无大规模人员流动,无需考虑 “同时使用系数”):
Q 人 = n × q
符号含义:
Q 人:人员总冷 / 热负荷(W);
n:卧室日常常住人数(人,如实例一中 n=2);
q:单位人员冷 / 热负荷(W / 人,如实例一中 q=120W / 人)。
2. 结合实例一的计算验证(夏季冷负荷)
以实例一中的 15㎡南方卧室为例,完整复现计算过程:
步骤 1:确定活动状态→卧室以睡眠、静坐为主,选夏季单位冷负荷 q=120W / 人;
步骤 2:确定人数→日常 2 人居住,n=2 人;
步骤 3:代入公式→Q 人 = 2×120=240W(与实例一中 “人员散热冷负荷 = 240W” 完全一致)。
3. 冬季热负荷计算示例(补充实例未覆盖场景)
若同一卧室冬季计算热负荷:
步骤 1:选冬季单位热负荷 q=70W / 人(中间值,适配睡眠 + 静坐场景);
步骤 2:人数仍为 n=2 人;
步骤 3:计算→Q 人 = 2×70=140W(此负荷需计入卧室总热负荷,辅助风机盘管供暖)。
四、常见误区规避:3 个易出错点要注意
勿按 “满员人数” 计算:如卧室可住 3 人,但日常仅 2 人,按 3 人计算会导致负荷偏大(如 Q 人 = 3×120=360W,比实际多 50%),造成风机盘管选型过大,浪费能源;
勿混淆 “冷 / 热负荷标准”:冬季热负荷标准(60-80W / 人)低于夏季冷负荷(100-150W / 人),若冬季仍按 120W / 人计算,会导致热负荷虚高;
儿童无需按成人标准:1 名 10 岁以下儿童,单位负荷按成人的 80% 计算(如 q=96W / 人),避免因按成人标准(120W / 人)导致负荷偏大。
五、快速计算表:直接套用更高效
为简化计算,可根据卧室人数直接套用以下表格(基于常规活动状态,南方地区夏季标准):
卧室类型
日常人数 n(人)
单位冷负荷 q(W / 人)
人员总冷负荷 Q 人(W)
单人卧室
1
120
1×120=120
双人卧室(常规)
2
120
2×120=240(实例值)
双人卧室(带儿童)
2(1 成人 + 1 儿童)
成人 120 / 儿童 96
120+96=216
三人卧室(亲子)
3(2 成人 + 1 儿童)
成人 120 / 儿童 96
120×2+96=3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