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的,风机盘管的噪音通常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大,这是设备长期运行后部件老化、磨损或积污等问题累积的结果。具体原因及表现如下:
机械部件磨损与老化
电机轴承磨损:电机是风机盘管的核心动力部件,长期高速运转会导致轴承润滑脂流失、滚珠 / 滚道磨损。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 “嗡嗡声”,后期磨损加剧会出现 “尖锐摩擦声” 或 “周期性异响”,噪音频率升高且音量增大。
叶轮失衡:叶轮长期旋转可能因积灰不均、叶片轻微变形(如碰撞异物)或固定螺丝松动导致动平衡失效。失衡的叶轮旋转时会产生额外振动,传递到机身和吊顶,形成 “低频振动噪音”,且随转速升高而加剧。
电机线圈老化:老旧电机可能因绝缘层老化、线圈松动,运行时产生 “电磁噪音”(如高频 “滋滋声”),尤其在电压不稳定时更明显。
积污导致气流紊乱与阻力增加
滤网与翅片积尘:回风滤网长期不清洗会堆积灰尘、毛发,导致进风阻力增大,风机需 “费力” 抽风,形成 “气流啸叫声”;盘管翅片积污会阻碍空气流通,气流在翅片间形成湍流,产生 “呼呼声” 或 “嘶嘶声”。
叶轮积灰:叶轮叶片上的灰尘会破坏气流流线型,增加空气阻力,同时导致叶轮重量分布不均(加剧失衡),进一步放大振动和气流噪音。
安装结构松动与振动传递增强
吊装 / 固定部件松动:初期安装时的减震垫、吊杆螺丝、管道连接件等,长期受振动影响可能出现松动。例如,吊杆减震器老化失去弹性、风管与风口的连接缝隙扩大,会导致设备振动直接传递到建筑结构,形成 “共振噪音”(如吊顶异响)。
管道水垢与水流噪音:若水质较差,进出水管内壁可能结垢,或管道内进入空气,水流在管道内形成 “湍流冲击”,通过管道传递到风机盘管机身,产生 “水流噪音”(如 “咕噜声”“敲击声”),随使用时间增长可能因水垢增厚而更明显。
密封与隔音材料失效
部分风机盘管机身或风管包裹的隔音棉、密封胶,长期受温湿度变化影响会出现老化、脱落,导致设备内部噪音(如电机声、气流声)更易外泄,间接表现为环境噪音增大。
二、不同使用阶段的噪音变化特点
使用阶段
典型噪音表现
主要原因
新设备初期(1-2 年) 噪音低且稳定(30-40dB (A)) 部件完好,无积污,安装紧固
中期(3-5 年) 轻微噪音升高(增加 5-10dB) 滤网积污、轴承轻微磨损
长期使用(5 年以上) 噪音明显增大(超 45dB (A)) 轴承磨损、叶轮失衡、结构松动
三、如何减缓噪音增大的速度?
虽然噪音随时间增大是常见现象,但通过合理维护可显著延缓这一过程:
定期清洁保养:每 1-2 个月清洗回风滤网,每年清理叶轮和翅片(尤其灰尘多的环境),减少积污导致的气流噪音。
及时更换易损件:发现轴承异响时及时加注润滑油或更换轴承;叶轮积灰严重时彻底清洁并校准动平衡。
检查安装结构:每年检查吊杆、减震垫、管道连接件是否松动,及时紧固或更换老化的减震材料,减少振动传递。
控制运行参数:日常避免长期高速运行,减少电机和叶轮的磨损负荷;定期检测电压稳定性,避免电机过载。
总结
风机盘管的噪音会随使用时间增加而变大,核心诱因是机械磨损、积污失衡、结构松动三大类问题。若能做好日常维护(清洁、润滑、紧固),可将噪音增长速度控制在较低水平,延长设备的 “静音寿命”;反之,长期忽视保养可能导致噪音在 3-5 年内显著恶化,甚至影响设备正常运行。因此,定期维护是延缓噪音增大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