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机盘管的噪音大概率会随着使用时间增加而逐渐变大,但并非必然 —— 核心取决于设备的 “维护状况” 和 “核心部件的老化程度”。噪音增大的本质是长期使用中,部件损耗、积尘或安装隐患逐渐暴露,导致原有静音平衡被打破,具体可从以下维度详细分析:
长期使用后,风机盘管的关键部件会出现自然损耗或污染,直接导致噪音升高,常见场景包括:
风机是风机盘管的核心动部件,长期运转会导致:
电机轴承磨损:新设备的轴承有润滑油脂,运转顺滑;使用 3-5 年后(视使用频率),油脂会干涸、挥发,轴承金属件直接摩擦,产生 “滋滋” 的金属摩擦声,或 “嗡嗡” 的低频振动噪音(转速越高,噪音越明显);
风机叶片积尘 / 变形:空气中的灰尘会附着在风机叶片表面(尤其在未装新风过滤或室内粉尘多的环境),导致叶片 “重量不均”—— 运转时重心偏移,产生 “晃动噪音” 或 “气流紊乱声”(类似 “呼呼” 的不规则风声);若叶片长期受力不均,还可能出现轻微变形,进一步加剧噪音。
2. 盘管与管道积垢 / 堵塞:引发水流噪音
冷 / 热水在盘管内长期循环,若水质较差(如未做软化处理),会导致:
盘管内壁结垢:水垢附着在管壁上,缩小水流通道,水流速度被迫加快,撞击管壁产生 “哗啦啦” 的水流声;
管道内积气 / 堵塞:长期使用后,管道内可能残留空气(未及时排气),或杂质堆积形成堵塞,导致水流 “断流 - 冲击” 交替,产生 “咕噜咕噜” 的气泡声或 “咚咚” 的撞击声(这种噪音在开机初期更明显)。
3. 安装隐患暴露:振动噪音加剧
新设备安装时若存在轻微隐患(如减震措施不到位),初期可能不明显,但长期运转后会逐渐放大:
减震部件老化:安装时的减震垫(橡胶材质)、减震管卡,长期受压或受环境影响(如高温、潮湿)会变硬、开裂,失去减震作用,导致机身振动直接传递到吊顶、墙体,产生 “共振噪音”(类似 “嗡嗡” 的低频回声);
机身松动:设备内部的螺丝(如风机固定螺丝、电机接线端子螺丝)长期受振动影响会松动,导致部件位移、碰撞,产生 “哒哒” 的金属碰撞声。
二、如何避免 / 延缓噪音增大?关键在 “日常维护”
只要做好定期维护,风机盘管的噪音可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,核心维护措施包括:
定期清洁:减少积尘与积垢
清洁风机与滤网:每 3-6 个月(视室内灰尘量)拆开回风面板,取出空气滤网清洗(可水洗),同时用压缩空气或软毛刷清理风机叶片上的积尘(避免用水直接冲洗电机);
清洗盘管与管道:每 1-2 年(或发现水流噪音增大时),请专业人员对盘管进行 “化学清洗”(去除内壁水垢),并打开管道排气阀排出内部空气,避免积气导致的噪音。
及时润滑:保护电机轴承
每 2-3 年(或听到轴承摩擦声时),请专业人员对电机轴承加注专用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,不可用普通机油),减少金属磨损,延缓噪音产生。
检查维护:排查安装与松动隐患
每年定期检查机身固定螺丝、减震垫、管道管卡是否松动或老化,若减震垫变硬开裂,及时更换;若螺丝松动,用扳手拧紧(注意力度,避免损坏部件)。
三、特殊情况:噪音突然增大需警惕 “故障”
若噪音不是 “逐渐变大”,而是突然明显升高(如一夜之间噪音翻倍),通常不是正常老化,而是出现故障,需立即停机检查,常见故障包括:
风机叶片断裂或被异物卡住(如灰尘堆积过多导致叶片卡死);
电机故障(如绕组短路、转子卡涩),导致电机运转异常、噪音骤升;
管道破裂或接口漏水,导致水流紊乱、噪音增大。
这类情况若不及时处理,不仅会加剧噪音,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(如电机烧毁),需联系专业维修人员检修。
综上,风机盘管的噪音随使用时间增大是 “常见现象”,但并非 “必然结果”——核心在于 “维护是否到位”。做好定期清洁、润滑和检查,多数设备可在 5-8 年内保持较低噪音;若长期不维护,可能 3 年左右就会出现明显噪音升高。